每年春耕开始时,哈尼人都会在梯田上举行“开秧门”的祭祀仪式,为“秧姑娘”嫁给“田小伙”举行大地婚礼,他们聚在一起,插秧时唱歌,休息时跳舞,祈福丰收。在哈尼族的耕作文化中,有句“不跳乐作谷子不饱满,不跳乐作寨子不热闹”,在哈尼人的心中,如果“开秧门”的时候不唱不跳,来年是不会丰收的。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就是在这样平凡的耕作中创造并流传下来,小编还听说,在这个时节,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声,人人都要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使人终年和平康泰。 也许大家会问全国各地都有“开秧门”,红河县的有什么特别?小编推荐你先看完以下视频,再看活动细则,体验以梯田为舞台,蓝天为幕的原生态本色演出,感觉思绪与多声部旋律重重叠叠,余音久久缭绕于梯田间……小编很自信的打个广告:不是所有的“开秧门”,都有多声部! 开秧门红河县哈尼“多声部”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七彩云南》纪录片:红河县哈尼族多声部 责编|小宏 红河县“开秧门”大型民俗活动暨第三届红河哈尼“多声部”原生态展演活动细则 一、展演时间和地点 1、年4月26日,上午11:00—12:00,展演时长约60分钟; 2、展演地点: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切龙中寨。 二、展演人数 参加展演的民间艺人共人。(包括国家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陈习娘、车格;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民间艺人等。) 三、展演内容 (一)哈尼族民间器乐演奏,包括策吉(栽秧号)与釯合奏、毕西(小竖笛类)独奏、葩毕(木叶)混合奏、门葩(野姜叶喇叭)合奏等。 (二)“开秧门”仪式 在古时候复杂的“开秧门”活动是不能公开进行的,是特殊的人员和特殊的地点才能进行。 (三)六支展示队分别展示《依瑟瑟》(栽秧山歌)的领唱、合唱 (四)田边地脚歌舞展示 (五)《欧嘞啰嘞》(召唤伙伴) (六)尾声 观众自由进入展示区域和参与展示的农民自由交流。 四、长街宴活动 下午12:30—14:00在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切龙中寨体验哈尼“长街宴”民俗活动。 五、本次展演活动票价为元(包含长街宴就餐费用),售票联系方式: 阿扎河文化站周德忠 蒙自旅游百事通郭小四 红河假日旅行社白红志 红河阳光国际旅行社毛星 红河县阿扎河乡“开秧门”大型民俗活动暨第三届红河哈尼“多声部”原生态展演活动组委会 年4月5日 增值阅读:往年相关报道 年4月25日,由红河县委宣传部主办、阿扎河乡承办的“哀牢天韵,大地乐章”首届中国红河哈尼“多声部”原生态展演在普春举行。以天作背景,以梯田作舞台,来自红河县的近名哈尼村民,用原始非专业的嗓音,唱出了世界罕见的多声部音乐。 年6月27日CCTV新闻联播关峡:一次阔别33年的创作之旅关峡(上图前排右一)、赵石军(上图前排右二)、郭小迪(上图前排右四)在垤施村委会与民间艺人一起演奏。 年5月13日,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一行到红河县阿扎河乡采风创作。在观赏表演中,关峡一行始终高举相机进行全程拍摄,不错过一个音符、一个舞姿。首支舞曲毕,同行的作曲家赵石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到吹笛子的村民面前,请求单独演奏。表演结束,大家与舞者一起围成圈跳起乐作舞,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欢乐的不眠之夜。 年12月赴上海爱飞翔慈善音乐会演出年12月11日晚,由分众传媒倾情呈现的第二届大师经典·爱飞翔慈善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精彩上演。红河州哈尼多声部民歌受邀参加演出,由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过者两个村委会组成的哈尼演出队用原生态的天籁之音征服了出席活动的音乐大师和现场观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族多声部》简介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是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的发源地,多声部曲目《依瑟瑟》(栽秧山歌)是哈尼族传统山歌“吾处阿茨”的代表作品,作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代表性歌调。 普春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是哈尼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千百年来哈尼人随着每年的生产劳作的季节变化,在劳动中自然产生了《栽秧山歌》。这一歌种在普春16岁以上的姑娘及中老年妇女都能演唱。哈尼人世代与梯田打交道,以梯田为生命之本,一年四季都劳动在梯田里,当然,一年四季中哈尼人最注重的就是载秧季节了,所以,每当栽秧季节到来,梯田里四处栽秧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浑然一体,震撼山间,动人心魄。 红河县普春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的首次开发是在80年代,通过民歌集成等活动发现的。90年代再经红河县文体局与云南艺术学院联合向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民族音乐研讨会着力推介,《栽秧山歌》的独特调式和多声部演唱法,在音乐界引起热烈反响和极大。3年由红河县文化馆组织普春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代表云南省去台湾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演出,倍受台湾音乐人士的欢迎和;4年1月,又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参加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成功亮相展演;年参加联合国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42届年会展演,受到联合国音乐专家的一致好评;年12月赴上海参加爱飞翔慈善音乐会;还曾赴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大剧院展演,且作为本次活动的压轴戏演出,一系列的展演更加引起了全国音乐界的专家、学者,从而人让更多的音乐界人士对红河普春哈尼族多声部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知名度。 原生态《栽秧山歌》的演唱,以栽秧时节最为普遍和热闹。演唱时,有的地方有专门的歌手,在插秧现场演唱助兴。更多是栽秧的妇女边劳动边即兴演唱。 《栽秧山歌》的演唱形式,总的来讲是主唱+帮腔,加伴奏主唱者通常为女歌手。帮腔者根据具本情形而定,有时仅在场插秧的妇女加入,则为女声主唱帮腔;有时有挑秧、耙田或站在田边的男声加入,则为女声主唱混声帮腔;其次还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的演唱形式。有乐队伴奏的乐器是由哈尼族民间乐器直笛(扎比)、小三弦(拉核)、三弦小二胡(拉核慈窝)、树叶四件乐器组成。这种演唱多为屋内和舞台上;田间演唱时,则用野姜叶做的吹管乐器“梅琶”单独伴奏。这样,其演唱形式又可分别称无伴奏主唱帮腔和有伴奏主唱帮腔两种形式。 《栽秧山歌》的演唱内容: 《栽秧山歌》的演唱内容非常丰富,且都与生产劳动特别是梯田水稻栽秧直接相关。如普春哈尼族女歌手陈烟崩主唱的《栽秧山歌》: 主唱:(呃舍呃依依喔) “依舍”唱的山歌就要(哎)开唱(依舍) (舍呃依舍呃依依哎) 休息时刻心血来潮的伙伴们(哎) 唱歌(哎)不要慌忙(舍呃呃呃呜舍) 帮腔:(舍呃舍呃呃) 主唱:别慌(哎) 心潮起伏不定的小伙子们不着急, 锁在心中的歌不再(哎)深藏, 姑娘心中真是春潮激荡。 帮腔:(依舍舍哎)! 主唱:(依索索依呜舍)! 帮腔:(舍呃)! 主唱:不是(例)! 布谷鸟叫你快把大田耙平, 那布谷姑娘来把梯田观望, 她诚心地为我农活四处奔跑, 希望秧苗快快长绿, 让闲不住的哈尼姑娘赶紧栽秧。 (依舍舍呜) 帮腔:(哎!哎哟,依舍舍舍呃)!等等。 《栽秧山歌》的演唱内容从栽秧开始一直可以唱到谷子发黄,到丰收时节,即从农历一月唱到农历十月年。 多声部原生态哈尼族民歌音乐形式在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里很少见,所以普村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的存在并被发现这是最难得可贵的,它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 进一步的认识研究普春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对了解哈尼的农耕梯田文化和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特别是对了解哈尼族一年四季的生产劳作习俗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有国外的音乐权威曾断言:“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民歌”,可恰恰在红河州偏僻的江外红河大山深处里的普春,在哈尼族世代传唱的民歌中,就隐藏着如此美妙的艺术珍品,这不仅是红河的民间艺术珍品,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珍品。 陈习娘 国家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 陈习娘曾多次被国内外应邀参加哈尼族文化交流,进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演唱,深受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与赞誉,年9月加入红河县民间艺术团到昆明进行多声音乐展演,年参加红河县哈尼族民间艺术团到海南宣传展演,0年参加红河县民间文化表演团到香港、台湾进行民族文化交流;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同年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哈尼族民间音乐艺人,8年赴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表演了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吾处阿茨》;同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车格 国家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 车格于年开始拜老艺人马阿楼学习民间技艺,主要学习哈尼族山歌、哭丧歌、婚嫁歌等民间歌曲的演出技巧,年开始学习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各种曲目和演唱技能,她的嗓音条件比较好,音质纯朴、音色明亮,是哈尼族民歌的女高音演唱者,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吾处阿茨》、《欧楼兰楼》的演唱中担任女高音主旋律的主唱和民族民间器乐“梅琶”(野姜叶)的伴奏,是传唱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不可缺少骨干力量和传承人之一。 温馨提示 除了从红河县城迤萨镇到阿扎河乡普春村切龙中寨旅行线路外,还有条路可以经过元阳县坡头隧道到普春村委会,再到切龙中寨。 自驾游的朋友还可以去周边村委会的景点看看! 长按以下,就可“梦想红河”,进入主页面,在其左下脚小键盘直接传送美图、文章,回复建议给我们,分享您的创意。官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电风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