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形容少数民族的特点,不论是那个民族,你脑中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可能都是能歌善舞,可见“会唱”是人们对少数民族的第一印象。也的确,有不少少数民族民歌令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也有不少被翻唱成为汉族歌曲,使更多听者能明白词中意境。因为QQ音乐曲库的限制,只能选择比较知名的已有汉语翻唱的歌曲推荐给大家。 藏族《次仁拉索》 次仁拉索雪莲三姐妹-圆圈圈 《次仁拉索》的全国走红可能要从电影《红河谷》中宁静哼唱这首歌曲开始,在藏语中“次仁”是长寿、永恒的意思,“拉索”是啊、啦等语气助词,全意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赞美,因此不少藏族同胞名字中都有次仁两字。 维吾尔族《阿瓦日古丽》 阿瓦日古丽阎维文-西域情歌 维吾尔族经典民歌大多数爱情歌曲,《阿瓦日古丽》就是其中一首。阿瓦日古丽是一名维吾尔族姑娘的名字,听名字就很美丽吧,根据歌中所唱,天涯海角都没人比得上她,不得不感叹维吾尔族小伙真会追姑娘。 哈萨克族《都达尔和玛利亚》 都达尔和玛利亚阎维文-祖国万岁 《都达尔和玛利亚》是流传在中亚草原上的一支哈萨克族民歌。歌曲讲述的是在俄国沙皇统治时期,俄国沙皇侵占了哈萨克草原,俄罗斯姑娘玛利亚遇到了哈萨克青年都达尔便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相爱。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写下了这首民歌。抗战胜利之后,在电影《小城之春》中将《都达尔和玛丽亚》作为影片的主题歌,也为歌曲的走后推波助澜。 乌孜别克族《黑眉毛的姑娘》 黑眉毛的姑娘雷佳-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 说《黑眉毛的姑娘》你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王洛宾先生根据它改编的另一首歌曲你一定耳熟能详,那就是《掀起你的盖头来》,我猜可能因为乌孜别克族结婚不需要带盖头,所以没有掀起你的盖头一说吧。 塔吉克族《古丽碧塔》 古丽碧塔雷佳-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 《古丽碧塔》是塔吉克族人人都会唱的情歌,这首古老的歌曲后来成了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题曲而红遍全国。“古丽碧塔”是一种矮小的美丽之花,也有姑娘取这个名字。在塔吉克族的婚俗中,把新郎比喻成国王,把新娘比喻成王后,因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在三天的婚礼中,俨然成了“国王”和“王后”的他们,吃饭都有“仆人”送来,走路要走在最前面,父母也只能跟在后面。 回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雷佳-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 回族有一种高腔山歌的对唱被称为“花儿”,又称为“少年”,听糊涂了吧。在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土家族《马桑树儿搭灯塔》 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 《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传唱久远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和灯台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树,但灯台树常常攀附于马桑树上,枝桠紧紧缠绕。因此土家人用马桑树和灯台树的意象来表现男女缠绵、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绵绵情意。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它的歌声便始终相伴着战士们的征程。 高山族《娜鲁湾情歌》 张惠妹-也许明天 《娜鲁湾情歌》台湾资深艺人万沙浪当年的脍炙人口的一张专辑,他是以原住民身份出专辑的第一人,《娜鲁湾情歌》之后便掀起了一股台湾原住民音乐风,张惠妹等台湾歌手都唱过这首歌。 鄂伦春族《鄂伦春小唱》 王月明-一竹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鄂伦春族的音乐以“赞达温”山歌曲调为主,高亢清透,伴有延长音和颤音,优美动听。“赞达温”的歌词即兴添加,语言朴实,感情浓烈。 哈尼族《其多列》 其多列雷佳-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 《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著名民歌,亦是首儿童歌曲。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 侗族《蝉之歌》 Soulland-Soulland源自中国之世界音乐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蝉之歌》是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夏日里令人烦躁的蝉鸣之声,却在侗族大歌里被模拟演唱得声声入耳,如同天籁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