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云南红河县乘着长宁区与红河县东西部协作“红河嫂”技能脱贫项目的东风,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沪滇协作劳务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妇女练就一技之长,实现从“能就业”到“好就业”的转变,不断把“红河嫂”技能培训引向深入。 在春茶上市时节,王素英每天早上都要跑到鲜叶收购现场了解行情,白天便跑进车间向制茶师学习制茶技术,晚上挑灯夜战翻阅制茶书籍,不断学习各种知识。而她的“茶梦情缘”还得从年“红河嫂”第五期初级茶艺师培训班说起。 年6月,王素英从乡镇妇联宣传中得知,红河县妇联近期将开办一期“红河嫂”初级茶艺师技能及茶叶销售等知识培训,她及时报名参加,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识及业务能力。通过一个月系统的茶艺知识培训,现在的王素英是茶产业的行家。采起茶来,她巧手翻飞,不输快手。制茶,她同样技艺娴熟;品茶,她更是行家,在十数种茶水中,仅凭汤色和香气,就能辨别出茶叶品质。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是外行,茶叶的鲜叶看上去区别不大,无法分辨是哪一个品种。后面还是强迫自己把这里的四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拿着对比对比,就逼着自己学出来了。”王素英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农村地区,妇女由于缺知识、缺技术,不敢大胆创业。王素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对茶叶的种植、制作一无所知,到与茶商入股开办公司创业、全面推向市场销售,并实现茶叶年销售上千万元,带动一方茶农增收致富,她正用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茶梦情缘”。 现就职于红河县民族幼儿园的马春梅的经历也颇为相似,从红河县机关幼儿园离职后,她报名成为红河县年9月“红河嫂”技能培训第二期保育员培训班的一名学员。通过“红河嫂”技能培训,她掌握了扎实的幼教知识和技能,加上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受到红河县民族幼儿园园长的青睐,现已从普通的保育老师晋升为带班主任和园长助理。 现在孩子们口中的“马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幼儿保教结合、沟通与陪伴,能与幼儿成为最好的“好朋友”,对幼儿的各项教育更是得心应手。 马春梅说:“通过‘红河嫂’技能培训,能更好地将保育知识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带着对孩子爱的种子,耕耘在幼教这个充满阳光和朝气的岗位上,我很幸福,也达成了自己的职业愿望。” 王素英、马春梅,她们是“红河嫂”优秀实例的代表,也是“能就业”到“好就业”的具体体现。 年以来,“红河嫂”项目三年累计助力名“红河嫂”进行育婴、中式面点、茶艺、厨艺、美容等培训,全部学员通过考核并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培训,已有59%的“红河嫂”学员在昆明、蒙自、上海等地实现稳定就业,5%实现创业。与此同时,年末,“红河嫂”品牌获准成为技能培训注册商标,范围包括:职业培训、家务服务、安排和组织培训班、美容服务、刺绣等22类。 红河县妇联主席高转艳表示,为了做好“红河嫂”就业技能的培训,县妇联首先对妇女就业的热门行业进行了市场的前景分析,量身制定培训计划,然后组织农村妇女开展保育员、美容师、茶叶师、中式面点师、家政服务、家居清洁等一些技能工种培训,通过考试后颁发资格证书和合格证书。同时,县妇联还联合相关的机构搭建就业信息的交流平台,更好地鼓励学员就业创业。 “红河嫂”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在红河县家政行业从“清洁工”到“居家清洁员”、从“美容员”到“面容师”等不再是简单的词汇变化,它展现的更多是红河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成为红河妇女一张美丽并耀眼的名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