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图|龚建国满长杰张永贵罗宏伟毛兴华

责编|薇薇安

“行走红河谷”楚雄段联合采访活动今日在楚雄州双柏县启动,接下来的四天,来自红河日报社、楚雄日报社、玉溪日报社的记者将对红河流域的双柏、楚雄、南华三县市的旅游文化、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展开深度挖掘与报道。

红河蜿蜒流经大理、楚雄、玉溪、红河四州市,孕育了璀璨的文化。以红河这条国际性河流作为采访由头,红河日报社、玉溪日报社、楚雄日报社联合开展全媒体采访报道,以三州市党报记者的笔触和镜头,串联起红河流域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让读者对红河流域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全面了解,是红河流域各州市党报加强横向联动合作,扩大宣传影响力,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实践。

楚雄是“行走红河谷”之行的第三站,之前三州市党报记者已完成了对玉溪、红河的联合采访。

此次活动聚焦楚雄彝州,将深入双柏县就白竹山茶、花椒、中药材、核桃种植等产业扶贫及红河流域生态保护、“三笙”文化等;南华县就野生菌保育促繁、农业结构调整及彝族文化、乡村旅游等;楚雄市就彝人古镇、紫溪彝村等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活动期间,三家报社旗下的报纸、网站和新媒体将同时开设“行走红河谷”专栏,及时刊发活动动态消息及相关专题报道。

走进双柏,就是走进一片神话氤氲、云雾缭绕的土地,走进一片美丽丰饶、粗犷豪迈的热土。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就走进了大山的王国。

全县高达84%的森林覆盖率为双柏赢得了“绿色明珠”的美誉。昨天还被人们说成“不毛之地”的双柏,今天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美的昆明、楚雄“后花园”,一个古老神奇的民族文化大舞台,不远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双柏出现在世人面前。

楚雄州双柏县,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彝族“三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高达84%的森林覆盖率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为双柏赢得了“滇中绿海明珠”和“中国彝族虎文化故乡”的美誉。

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

县内无一平方公里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全县总人口16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9%。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5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和元。

双柏的基本县情呈现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楚雄南大门,云南地理中心。双柏位于云南省中部,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大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地处楚雄、玉溪、普洱三州市交界处,东与易门、禄丰毗邻,南与新平、峨山交界,西与景东、镇沅相连,北与楚雄接壤。

二是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荟萃。双柏设行政区历史悠久,旧属古滇国之地,为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年)置益州郡24县之一;自唐以降,辖区多有变更。公元年为南安州,领广通县,属威楚路,治所为今楚雄市云龙;民国元年(年)改州为县,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易名摩刍县;年6月恢复汉时双柏县名;年,治所由云龙迁至妥甸;年4月,又重新迁返云龙;年1月双柏解放,县治仍在云龙;年10月撤销双柏县,并入楚雄县;年11月恢复双柏县,县城从云龙迁至妥甸至今。双柏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彝族“根谱”;彝族民间说唱《阿佐分家》被称为彝剧“始祖”;彝文医药书《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彝族传统舞蹈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







































中秋怎么预防白癜风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