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石屏异龙湖鸥趣胡斌摄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和“年度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创建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州建成15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红河州成为全国第二个“天然氧吧城市”,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7.32%;全州5个县城、8个特色小镇分别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特色小镇”;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摘除劣Ⅴ类水质帽子,滇南中心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7.5%以上;个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远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等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搬迁改造;全州13县市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

作为滇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河州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发展之路,谱写了红河绿色发展的绚丽篇章。

守护绿水青山,让天蓝地绿成为老百姓最实在的幸福

夏日,蒙自启园。白鹭湖畔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啾啾鸟鸣汇成一曲悦耳动听的歌。市民王国强每天都会随着“晨跑大军”锻炼身体。作为老蒙自人,王国强见证了启园、文澜公园等城市绿地建设并成为百姓乐享生态之美、城市之美、生活之美胜地的过程,他感慨:“天蓝地绿、畅快呼吸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实在的幸福!”

从北部到南部,从城市到乡村,这些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正不断刷新着全州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每个县市城市规划区内建成1个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滇南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7%以上,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煤独大”的老工业城市开远市蝶变成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石屏县异龙湖重现“鸥鹭翱翔、碧波荡漾”的和谐美景……

石屏异龙湖湿地公园引来鸟类栖息许跃斌摄

这一系列“绿色变革”,是州委、州政府坚决扛起责任,带领全州上下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制度和有力的举措,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红河大地落地生根的有效实践。

多年来,红河州以“机制活”守护“生态美”,一系列机制“组合拳”构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在红河大地落地见效;观念实现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更大政绩的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广大领导干部心中:坚定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坚决扛起责任,坚决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努力解决在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红河大地上,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一路高歌猛进。

只要功夫做到家,不信青山换不回

来到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的石漠化景观地,仙人球等耐旱作物展现在眼前,和其他绿树红花的景观相比,俨然换了个世界。“石漠变绿洲,奇迹!”弥勒市本土摄影师普佳勇不由感叹。

誓将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州委、州政府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在有效保护好州内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启动《红河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以“只要功夫做到家,不信青山换不回”的决心推动工作,把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州上下开展了植绿增绿护绿行动。

从州级部门到县市,全州上下把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高效推动植绿增绿护绿工作。项目引主体、政策扶主体、补助固主体……红河大地,绿化造林高潮迭起,各县市纷纷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与陡坡地治理、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引入社会主体参与绿化,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新路。同时,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义务植树,13县市城市和通道面山,一点点、一片片、一座座变为苍翠青山。

年至年,全州累计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及提质增效3.2万公顷,全州环境绿化美化成效明显,绿色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形成。

绿春黄莲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彦辉摄

生态优先,城乡尽显好山好水好风光

天空湛蓝清新,大地遍染秀色。行走在6月的红河城乡,处处是青山碧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的秀美之景……

“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是省委、省政府勾画的全国最美丽省份的模样。红河州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域谋篇,森林(湿地)公园建设融绿于城。站在个旧市戈贾森林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碧海连天的金竹林从山顶铺展到山脚,与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和村庄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对于个旧市林草局办公室主任杨关红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着公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这里运动休闲,享受生活的美好。

不只戈贾森林公园,现在全州13县市已建设15个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将绿色融入城市,成为群众身边直接可感可触可享的“生态福利”。同时,红河州抢抓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试点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全州“美丽县城”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屏边滴水苗城建设,成为全州老旧县城凤凰涅槃的典范。打造出元阳哈尼梯田小镇、建水西庄紫陶小镇、开远知花小镇、弥勒东风韵小镇等14个特色小镇。

金平蝴蝶谷胡彦辉摄

整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留住乡愁。红河州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年以来,“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开展,现在全州个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13县市改造建设座农村户厕,全州村庄生活垃圾收费、保洁制度全覆盖。越来越多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正让全州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红河大地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定。

猛药去疴治污,留住蓝天净土

沿着弥勒市甸溪河漫步,眼前的美丽景致让市民梅志红疑惑,这哪还是当年那条小水沟啊?!过去河道淤积、河水浑浊、河岸垃圾乱堆的情景在脑海浮现,形成强烈对比。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治理之下,甸溪河垂柳拂岸、步道蜿蜒、美不胜收,当地人诗意地称它为“十里画廊”。梅志红感叹:“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也让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环境就是民生,碧水蓝天就是幸福。州委、州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并重,严格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3个“十条”要求,部署打好以异龙湖为重点的湖(河)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个旧等地区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以“两污”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6个标志性战役,全局性、系统性展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建设美丽河湖,保护碧水清流。各级河(湖)长每年至少定一件事、干一件事、成一件事……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从有巡向有治转变。自年以来,红河州全面实施州、县、乡、村4级河(湖)长制,全州共设河(湖)长名,实现州内河、湖、库、渠、骨干沟全覆盖。在多年的努力下,异龙湖水质持续改善,国控点和全湖平均水质已达Ⅴ类,湖水量增加至余万立方米,湖区湿地鸟类种类由年的86种增加到种。从奔腾的红河到州内各个水库湖泊,再到各条河流,“河长清河”、河湖“清四乱”及一系列治水治污、打造生态景观的务实行动全面展开,“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正在变成现实。

猛药去疴治污,留住蓝天净土。深厚的工业积淀撑起了红河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也埋下了空气质量下降的隐忧。“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下更大的力气解决好影响红河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州委、州政府直面问题、痛下决心,全面开展污染治理。

以遏制增量、消除存量为目标,壮士断腕治理重金属污染。查!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等为重点,开展涉重金属行业全口径排查;关!关停淘汰选矿企业家,淘汰拆除关停炼铅鼓风炉58座;管!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管控,坚持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一律不批,统筹考虑区域涉重金属产业布局;建!年,解决个旧市重点区域特别是选矿企业重金属污染的基础性工程——个旧市南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同时,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

通过有效治理,越来越多的蓝天、越来越绿的大地、越来越清的水域、越来越美好的环境展现在百姓的身边。成绩是最好的例证:红河州获评“年度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称号,被国家列入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4个市(州)之一,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

发展优化,释放生态红利

6月,位于元阳县的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一片片、一层层梯田翠色欲滴,从山脊绵延嵌入深深的河谷,微风拂过,稻香缕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凸显出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景象,惊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红河州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工作思路,保护森林,呵护村寨,处理污水,继续沿用哈尼族历来都有的“赶沟人”“守林人”“木刻分水法”等民间管理办法并进行完善,“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完整运行;不断创新梯田保护与发展的方式,为哈尼梯田核心区的阿者科村编制了“阿者科计划”,推行“稻渔鸭”综合种养模式,有益的探索打破了当地群众“守着非遗熬日子”的困境,让千年哈尼梯田“活”在当下;努力建成“两山”实践示范区,在坚决守护梯田“绿水青山”的同时,大力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遗产区土地流转经营合作新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梯田旅游+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的探索实践,让这份千年“活态世界遗产”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行走在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排列有序,大棚里鲜花争奇斗艳、芬芳四溢,工人们正采摘鲜花、扎花、装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开远市相距余公里的泸西县,广袤的土地上,一片连一片的蔬菜在绿水青山中,绘成一幅“蔬”情画意壮美图景……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红河,绿色发展方式已融入产业建设、经济发展全过程。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上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技术标准、服务保障,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路子。曾经的开远市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开远市民李春庚说:“当时,只想搬离这座城市!”但是现在,他不想离开了,站在凤凰山顶眺望,城市被绿色包围,天是那样蓝、水是那样碧、空气是那样清新。现在越来越多的开远市民已经像李春庚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转变的背后,是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的有益探索。做优生态、大抓产业的开远市,实现了华丽转身: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6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7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年的87.7%提升到98.3%。

用土黄色砖块建起的“万花筒”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高饱和的“油画”景象;紫色的薰衣草铺洒在朱红色的风车前,在徐徐和风的吹拂下,和风车一起摇摆……远道而来的游客不停地用手机拍下弥勒东风韵小镇的美景。生态好、环境美,释放了特色小镇的应有效应。

象”往红河胡彦辉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红河州的特色小镇建设中生动体现,红河州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在打造一批美丽县城的同时,抓住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大机遇,精心布局,打造出一批“精而美”“特而强”“聚而合”“活而新”的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溢”出良好效应——带动镇村环境整治、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促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引领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让红河州加速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定不移建设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就一定能在守住红河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红河日报、红河州生态环境局

编辑

岳艳娇

审核

厉云马冉奚

联系(投稿)邮箱

qq.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