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4/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农村中小学里任教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民办教师。

每一个村都有所属的一个村小学,有的村子大一点,学生又多,还会附设初中班;有些偏远的地会设教学点,一般是只有一、二两年级。由于学生比较多,只有一名教师,一堂两个班同时上语文或教学,这就是所谓的复式教学法;当时的公社也会一所初中,有的还会附设高中班,当时叫“带帽”高中。

不管是教学点、村小学、公社初高中,六七十年代公办教师非常少,这些学校的教师大都来源于本村或本公社的往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他们当时挣的是生产队的工分,一般每个月记二十六分工。后来也有了补贴,在小学任的每月三元,中学的每月五元。

曾经的民办教师正在为学生上课

原民办教师是怎么回事?

教人发(41号)《关于进一步改善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后,民办教师有了“计划内”和“计划外”之分。于是,各地对民办教师任教截止日期有了不同的界定。根据网友评论留言,最早的是浙江省,将年年底之前任教的划定为“计划内民办教师”,最迟的是云南省红河州,“计划内民办教师”截止日期为年年底。正因为不同地区、出现了“计划内民办教师”不同的界定年限。按照“民转公”的相关政策,凡是“计划外民办教师”是没有转为公办教师的资格的。

网友提供:云南省红河州民办教师截止日期

国办发(32号)《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关、招、转、辞、退”解决民办教师的“五字”方针,那些被划定在“计划外民办教师”,从九十年代末期相继开始清退,直到上世纪末期。这些被清退的民办教师就是现在所说的“原民办教师”。

在一些财政经济状况不太景气的地方,公办教师不愿意去,只要清退的民办教师本人愿意,便又重新聘用其上岗任教;或者有的公办教师因病、产假,自己掏钱,经学区同意,临时顶替他们任教;或者因其他原因由学校、学区聘用代课。凡此种种,就是现在所谓的“原代课教师”。

原民办教师、原代课教师称谓的来历

随着教人(8号)《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开始制订方案,解决代课教师养老待遇的问题。

甘肃省甘教厅15号《关于对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对“计划外民办教师”以代课人员,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还是以离岗民办、代课教师相称。

最早以“原民办教师”、“原代课教师”称谓的应该是广东省。

关于妥善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遗留问题,国务院于年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指导文件,即(8号),并下发给了各省市区。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于年发布了国教督办函(43号)《关于开展落实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政策自查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年9月至年4月,为准确摸清原民办代课教师群体的数量、分布、年龄、工作年限和参加养老保险等基本情况,省教育厅等部门先后印发多份文件,指导各地严格按照程序要求组织开展原民办代课教师自查及审核工作。广东省教育厅于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原民办代课教师审核工作的通知》。

年12月10日,为了落实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广东省财政厅一天连发两个通知:《关于下达年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的通知》和《关于提前下达年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的通知》。

原民办教师、原代课教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广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文件中

从此,原民办教师、原代课教师的称谓便出现在网络热议的话题中。不过,在一些地方至今还是以代课教师,或离岗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相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